龙江人· 奋斗者|张万君:40年追求极致传承匠心

2024-07-16 作者: 安博体育官网网址

  写讲义、背课、授课,手把手指导学员作示范,此时,他是一名讲师;当工人遇到操作、工艺等难题,则赶赴现场帮助解决,此时,他是一名经验比较丰富的老师傅;当车间生产遇到难加工的部件时,则马上上手攻坚克难,此时,他是一名技艺娴熟的大工匠。他,就是张万君,哈尔滨玻璃钢研究院有限公司(简称哈玻院)一位有着40年工作经验的正高级工程师,一位集先进生产者、岗位能手、优秀员、劳动模范、龙江工匠以及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等多项荣誉于一身的先锋模范。

  “今年1月我就退休了,但公司又把我聘了回来,让我帮助成立技能培训中心并担任讲师。”张万君说,40年钳工生涯,有25年是在哈玻院度过,积累了丰富经验并取得了诸多荣誉,他也想把一身本事贡献给哈玻院、贡献给国家。“我国是制造业大国,制造就需要更加多的技能人才,我希望能退休不褪色,通过个人的努力培养出更多对哈玻院发展、对国家发展有用的‘技术能手’‘岗位能手’以及更多工匠。”

  据张万君介绍,哈玻院生产的产品大多数都用在航空航天等领域,结构较为复杂、要求精度高,同时钳工的技术要非常全面,不仅要懂复合材料,还要懂金属材料,对材料的基本性质以及机械的原理都得精通,在生产中对材料的应力变形、加工变型都要考虑周到。

  “因此,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钳工,不仅要肯干,还要善于钻研,勇于创新,更要热爱这一行。”张万君说,热爱,是他能够从一名复合材料钳加工装配的门外汉成长为复合材料结构件加工装配领军人的主要内因。

  张万君有个习惯,每天无论多晚下班,他都要琢磨一阵儿,或研究一下当天没解决的难题,或复盘一下当天如何攻克的难题。常期琢磨形成积累,也成为张万君不停地改进革新的基石。多年来,针对机加工“卡脖子”难题,张万君开展了一系列技术革新。其中自行设计并制作游标卡尺改制游标分度圆划线尺,解决了异形和大直径工件划线分度圆精度不准和基准难找的难题,这一划线尺在目前同行业钳工划线工具中仍是独一无二的。

  不仅如此,在加工装配精密产品遇到的钛合金工件钻孔难、烧钻头等问题时,张万君经过反复研究摸索,琢磨出一套独特的修磨方法,极大的提升了机加工效率。同时,他还提出“镀金钢砂刀具在复合材料加工中最新应用”这一构想,解决了工艺流程中装卡前后测量数据不一致的问题;他还与科研人员共同研制改进、装配完成了国内第一台环形容器缠绕机,并获得国家专利。

  多年来,张万君参加了国家载人航天系列的“神舟”系列飞船、空间站分系统中核心舱、实验舱中大型主承力结构件的研制,风云等卫星结构件以及一系列航天装备任务。项目技术难度大,质量发展要求高,为客服难题,本着“严、谨、细、实”的工作理念,他积极与设计、工艺人员交流,提出合理化意见和建议,制作工装、夹具,为任务顺利完成贡献了力量。

  对张万君来说,精益求精地做好本职工作,是一种使命,更是人生价值的闪光体现。参加工作至今,张万君从不计较个人得失,时刻从严要求自己,处处起带头作用。从2006年至今,他每年加班加点一千六七百个小时,其中有一年仅休息了9天。

  2010年,正是国家某重点项目总体装配的关键时刻,任务重、工期紧,质量发展要求高。工期不等人,张万君和同事下定决心拼了。哪里的活脏,哪里的活难,他就会出现在哪里。在航天产品加工装配中,常常为赶节点连夜奋战。当时,家中老父病重住院,需人陪护,儿子马上面临高考,张万君为保证达成目标,舍小家为项目,加班加点,夜以继日,按时完成了该项目的装配工作任务。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在自己努力学习钻研业务的同时,张万君注意归纳总结,并将心得传授给年轻人,帮他们更快更好地融入到工作中来。他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对徒弟言传身教,丝毫没有保留。目前,他带出的徒弟,已经有两个人能够独立承担重点项目的机加装配任务。他更乐于把自己掌握的“诀窍”跟其他同事分享,彼此共同进步。通过与同事充分交流、沟通,帮他们解决了不少工作中遇到的难题。

  如今在哈玻院,张万君出现在哪里,那里的人都会亲切地叫他一声“师傅”。对此,张万君感到无比自豪,也更坚定了他继续奋战在工作一线,做好“传帮带”,为国家航天事业作出更多贡献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