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一轮世界体育大赛高潮来袭,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也将今年4月26日世界知识产权日的主题首次聚焦于“奋力夺金:知识产权和体育”。
体育产业是一项“黄金”产业,给无数人带来欢乐和希望。知识产权将为这项给人类创造幸福感的事业带来什么力量?体育又将为以知识产权为表征的高科技提供怎样的试练场?展望未来,体育和知识产权面临怎样的挑战和机遇?
本报专访业内专家,探讨上述话题,以期在世界知识产权日到来之际引发读者的关注。
“鲨鱼皮”游泳服的运用大幅度的提升游泳运动员的速度、气泵篮球鞋更能满足篮球运动员的弹跳需求、新型足球鞋既防滑又舒适的性能深受职业球员喜爱这些高科技与人体运动力学完美融合的体育专利产品,慢慢的变成为运动员夺取冠军的重要筹码之一。
无论运动装备、训练器械还是训练模式,有了先进科技的加持,极大促进了竞技水平的提高,同时也为全民健身运动的发展奠定基础。科技正在将体育推向新的高度。
“一方面,体育发展离不开科技的助力,另一方面,体育本身也是科技发展的试金石和试验田。”中国法学会体育法学研究会副秘书长李雁军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表示。
早在19年前,全球体育产业的总产值就高达4000亿美元,每年还在迅速增加,如此大的产业蛋糕却基本上掌握在美国、英国、德国等发达国家手中。
《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十三五”规划》显示,近年来我国体育产业发展迅速,规模逐步扩大。但是,“由于我国体育产业起步较晚,无论专利还是外观设计和商标,都还比较落后,与国外差异较大。”北京体育大学副教授、运动医学外科学科带头人汪毅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指出。
体育科技的重要性已经慢慢的变成为共识,要想在激烈的竞争漩涡中寻求发展,就一定要重视体育产业的技术创新,而技术创新的重要载体之一就是专利。
在李雁军看来,一些高危险性体育项目对于高科技专利的需求更为强烈。比如登山和海上项目,高科技专利发挥的作用不单单是为了让赛事正常开展和获得更好的体验,更重要的是生命保障。例如,在滑雪服里加入定位系统和求救技术,一旦运动员遭遇雪崩,在积雪深处可以被救援人员探测到。
为此,北京体育大学户外运动研究中心五年前便开始做智能滑雪防护服的研发与应用。2022年冬奥会中国健儿有望披上“made in china”的智能雪装。
专利的申请量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反映出地区的科技原始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不过,专家这样认为,和其他领域类似,中国在体育专利总量上虽占据一定的优势,但是专利质量明显不足。实际上,国内企业的专利竞争力与跨国企业相比也存在很大差距,专利构成多为技术上的含金量较低的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在质量上与国外企业相差较大,缺乏高的附加价值的核心技术。
“有人问我,国内体育科技与国际相比差距那么大,中国为何需要有自己的标准和专利呢?”汪毅回答说,因为中国是一个体育大国,无数的教练和运动员用汗水凝结成的奥运金牌中蕴含着丰富的体育科技宝藏。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就必须要有中国体育自己的标准和专利,年轻的体育科技工作人员要顶得住压力。“只有这样我们的祖国才能真正可以称为体育强国,让世人领略中国体育的现代化。”
创新是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驱动力。纳米技术、鲨鱼皮泳装、玻璃纤维杆等创新技术对竞技体育成绩的提高起到关键作用,并显示出强大的力量。
作为孕育创新重要土壤的高校和科研机构,自然而然承担起运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训练方式等,在对运动员身体形成有效保护的同时,最大限度挖掘身体潜能,以帮助提高体育成绩的重任,为体育界带来了希望。
许多人至今无法忘记2008年奥运会中国女子四人双桨夺冠的一幕,这是全亚洲历史上首枚奥运赛艇项目金牌。支撑她们夺冠的重要“帮手”就是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合肥院)研制的高科技训练检测系统,它已成为赛艇队的重要科技支撑平台。
“这套系统包括实船生物力学参数检测系统、实船动力学信息反馈训练系统、荡桨池反馈训练仪以及水上测功仪等,能对运动员的生物力学特征做全面分析,帮他们完善技术动作,逐步的提升训练成绩。”合肥院运动健康研究中心研究员马祖长告诉《中国科学报》。
作为备战奥运的科研机构,合肥院持续派出科研人员为赛艇队提供科技服务,针对优秀运动员的训练量身定制个性化指南。马祖长感慨道,这块金牌闪烁着科技奥运的光芒,激励着他们不断向前。而在之后一系列的奥运会上,他们都发挥了重要的科技支撑作用。
实际上,中国科学院自1989年开始就在体育领域进行专利布局。最早的专利是由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于1989年12月29日申请专利保护的碳纤维羽毛球拍杆的缠绕装置。该装置由张力送丝设备、浸胶设备、干燥设备和多丝束缠绕机所构成,缠绕机利用拉伸力控制芯模。该装置缠绕效率高,拍杆的线残余变形小,降低了生产成本。
在体育领域,中国科学院进行专利布局的研究所有17个。进入21世纪,中国科学院开始步入专利申请增速期。截至2019年4月9日,共检索到中科院在体育领域申请的专利112件,未来几年这一个数字仍将持续上升。
而在高校里,北京体育大学也在积极发挥学校在冰雪运动、体育与健康、运动人体科学、运动医学与康复等学科方面的科研优势,重点开展对健身器材研制、健身健康监控、运动训练康复等方面的研究,助力优势科研成果产业化。
无论是国家发明奖《便携式肌纤维组成无损测定仪》、中国专利奖《双上肢协调运动训练和测试设备》,还是中国体育科学学会《科学健身示范区运动装备研制及应用研究》,无不凝聚着高校体育科技工作人员的辛劳与汗水,为中国体育科技的腾飞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持。
汪毅说,这些技术已在成千上万个运动员的训练中凝结硕果,并且正从竞技体育转向全民健身。
可以说,我国在体育科技上的研发能力越来越强,每年在中国国际体育用品博览会上,产品的结构都发生巨大变化。包括机器人技术和人工智能方面的颠覆性技术进步正在推动体育产业不断革新。
体育知识产权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竞争力,知识产权保护对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体育产业健康发展。不过,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还伴随很多问题。从科研人员的视角来看,“大部分从事体育科技研发的科研人员对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识还比较淡薄”。马祖长表示。
此外,我国体育产业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体系也并不完善。比如《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权法》等现有知识产权法律中,对体育产业领域很多个性化问题都缺乏明确规定。同时,我国体育知识产权的纠纷易发多发,阻碍了产业发展。
马祖长指出,需要加强体育知识产权研究,完善有关规定法律制度,比如加强完善专利审查制度,过滤掉低价值专利,提高专利质量。同时,还应加大科研投入,加强企业、科研机构和高校之间的核心技术攻关队伍建设,实现产学研的有效互动。
“希望国家对高校体育科技的产研发展和基础研究进行更多的政策扶持,同时也希望企业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投资,而不是仅仅联系在金牌运动员身上。”汪毅说。
建设体育强国是我国整体强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国体育正处在关键发展时期,是迈向体育强国的重要时期,同时也是体育工程技术在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中承担更重要的产业价值的历史时期。
在这样关键的时期,又一轮体育赛事的高峰马上就要来临,包括2021年成都世界大会、2022年冬奥会、2022年杭州亚运会等。2022年冬奥会将在北京张家口举办,各种高性能材料的研发、传感技术的拓展,都会促进自主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的持续不断的发展,让冰雪运动爱好者在高科技的助力下享受冰雪世界的速度与激情。“大型赛事拉动的科学技术创新和体育消费,将为体育插上科技的翅膀,将给我国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带来非常大机遇。”李雁军表示。
现在,竞技体育的竞争不只是技能的竞争,也是科技的竞争。“如果科技赢得了金牌,那将是举世瞩目的,不仅仅向全世界展示中国人体质很强,还展示出中国的体育科技很强,呈现体育科技和制造业的完美融合,这才是我们的目标。在马上就要来临的赛事高峰,希望中国体育科技能够在世界舞台闪烁我们应有的光芒。”汪毅说。